稿件来源:《中国煤炭报》
ag贵宾会股份公司葛泉矿掘一队
每进尺100米,节约材料消耗2万余元
ag贵宾会股份公司葛泉矿掘一队成立于1989年9月,现有职工123人,平均年龄33岁,平均每年掘进进尺3000米以上,是葛泉矿掘进队伍的生力军。
近两年来,掘一队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意识,从优化成本管理、优化掘进工艺、优化机电设备三方面入手,全力拓展降本增效空间,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优化成本管理 从规章制度控成本
“由于迎头作业人员交叉作业、迎头无存放药卷的地方,在人员随意走动期间,很容易人为踩坏药卷。此外,设备运转期间药卷容易掉落并随煤矸同时被运走,从而造成材料浪费现象。”
“在掘进期间,后路存放的各类卡子、各类钻杆、各类螺丝在当班使用完毕后,剩余的配件随意丢弃,造成材料成本浪费现象。”
……
一个又一个井下材料使用问题在区队的周例会上被“曝”出来。
“长此以往,必定造成井下材料的大量浪费。”队长张怀印深有感触地说。为解决这个问题,张怀印带头成立了材料成本管控领导小组,制定了材料成本管理制度,并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原则,构建了区队、班组、岗位(个人)为框架的三级过程管控体系。
“这个月,蒋兴朝班进尺5米,材料消耗定额费用5732.1元,宋利坡班、秦志刚班、秦旭亮班均进尺15米,材料消耗定额费用为17196.3元。希望各班组严格执行岗位考核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材料成本消耗台账,争取在本月的节支降耗上拔得‘头筹’,赢得奖励。”掘一队负责经营管理的副队长王飞在区队例会上鼓励着班长们。
根据每个月葛泉矿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掘一队坚持在每周碰头会上,将本月生产任务与本月锚网料消耗成本及油耗消耗成本分解到区队所有班组内,并严格执行班组考核制度,做到公平公正、有奖有罚。
“下井后,我们会按本班进几排运几排到材料员那里领取锚网料,如遇特殊情况,当班用不完的物料,及时退回料场或在迎头后路四宝工具台上,并将物料分类码放整齐。如果我们班的月物料消耗比原计划定额少,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奖励。但如果出现了藏料、乱扔等不良行为,区队处罚起来也是绝不手软的。”掘一队宋利坡班的一名运料工说道。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掘一队有效降低了各项材料成本费用。据了解,4、5月,该队材料成本支出较同期分别降低5%、10%。
优化掘进工艺 从生产源头降消耗
“我们不仅要在制度上勒紧‘钱袋子’,我们还要在生产的‘根儿’上节支降耗,实现低成本掘进。”为将井下一线开掘成本降到最低点,掘一队不断优化掘进工作面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巷道支护设计,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抓好节支降耗工作。
“在北翼左翼三采区运输上山和三采区轨道上山掘进施工时,由于工作面顶板为粗砂岩和粉砂岩,采用原技术设计施工,每排顶材料定额消耗费用为1372.66元,然而通过我们对掘进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一步优化后,每排顶材料消耗成本费用仅为924.5元,每排顶节约支护成本448元。”王飞介绍。
“宿科长,针对左翼2下煤左翼三采区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工作面现状,我们打算将立墙半圆拱巷道改为矩形巷道掘进作业施工。这样一来,顶网片的规格和顶板支护材料均发生改变,成本也相应得到降低。 经多次计算,我们预计采用矩形断面支护顶帮后,可节约材料费用1万余元。”队长张怀印与技术科副科长宿利鹏正在就合理优化工作面支护工艺和施工方案进行商讨研究。
针对2下煤左翼三采区上山顶板及巷帮围岩变化情况,他们还将每排顶锚杆的两端头顶锚杆改为帮锚杆支护拱顶,节约顶锚杆支护成本7400元;根据顶板实际,合理调整顶、帮锚杆排距,节约12排顶锚杆和24排帮锚杆,累计费用5292元。此外,针对现场巷帮岩石稳定无片帮等情况时,他们还通过加大锚杆支护间排、加大底根距底板间距的方式,节约80排顶锚杆和160根帮锚杆,累计节约材料消耗费用2.78万。
经过合理优化工作面支护工艺和施工方案,掘一队不仅简化了掘进施工工艺流程,降低材料成本投入,又大大提高职工工作效率。
优化机电设备 从技术创新增效益
“开掘未动 机电先行”。在掘进作业中,机电设备是否“给力”直接影响着工作面的掘进进度和效率。而技术创新是机电设备深度挖潜的“秘诀”所在。
3月11日,132下01运输巷工作面的一部30°大拐弯皮带彻底“火”了。——这部皮带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实现高效运行,它是如何做到的?
132下01运输巷为沿断层掘进,光拐弯就达3处,分别是右拐8°,右拐11°和右拐18°。其中右拐11°和右拐18°为“无缝衔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将近30°的大弯。一般情况下,皮带拐弯的最大角度为18°,超过这个度数皮带是不能正常运转的。
“这就好比直行道正常行驶的汽车,突然打了方向盘......一旦皮带拐弯角度过大,很有可能会频繁出现甩煤、抛带、断架等等现象。”张怀印介绍,“为了提高进尺效率,我们对皮带拐弯的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在继续沿用了以前发明的拐弯H架和拐弯纵梁的基础之上,我们利用圆的半径原理,让皮带根据巷道的走向,配合皮带的顶底抗偏辊,实现了拐弯。同时,对皮带拐弯纵梁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固定抗偏辊孔眼的数量,进一步改善了皮带拐弯的效果。”
“皮带拐弯过大,易发生皮带对折 ,怎么办?”又一个问题出现。
掘一队攻关小组根据皮带拐弯角度,对皮带顶底抗压辊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良,制作了“内外双向抗压辊装置”。该装置由原来的单一抗压辊“一分为二”,“变身”为内外双向抗压辊。通过内外双向抗压辊压住皮带的方式,皮带对折的问题迎刃而解。
这部可以实现30°拐弯的皮带,不仅刷新了葛泉矿最大拐弯皮带的运行纪录,而且替代了多部设备,降低了人工成本。据估算,每年可节省费用50余万元。
作为葛泉矿王牌掘进队伍,掘一队坚定地走在低成本掘进的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未来,他们将继续奋斗,为企业的美好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岳长晖)